你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覺:

「我都已經說了、做了,為什麼他還是無動於衷?」
「明明是他傷了我,到最後卻變成我太敏感?」
「我那麼在意他的一舉一動,他卻總是雲淡風輕。」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方不夠愛」,
其實是——對方用的是我們不熟悉的方式在表達愛

🧠 男女的思維,本來就很不一樣

  • 女生習慣「情緒溝通」>>說的是感受、需要共鳴
  • 男生習慣「問題導向」>>說的是邏輯、想解決事情

所以:

當你想要他「聽你說」時,
他卻只會問:「那妳希望我怎麼做?」

你想要「被抱一下」就夠了,
他卻認真查 Google 怎麼修你剛剛抱怨的熱水器。

這不是他不在乎,
而是他在用他的方式努力靠近你——只是你沒感覺到。

💬「愛的語言」讓我們看懂這個差距

心理學家蓋瑞‧巧門提出「愛的五種語言」,
他說:「愛不是你怎麼給,而是對方怎麼收到。」

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如果語言不對頻,
就算你再用力,也進不了對方的心。

❤️ 愛的五種語言簡單整理:

 

愛的語言

表達愛

肯定的言語

常說「我愛你」或「讚美」

精心時刻

安排約會、驚喜

接受禮物

想用禮物表示心意

服務的行動

幫他洗衣、做飯、記行程

身體的接觸

想牽手、擁抱、貼近他

 

你們不是不相愛,而是翻譯錯了

如果你一直用「你的方式」愛他,
卻忽略他真正需要的,其實你也會累。

如果你總是看不到「他其實正在用行動愛你」,
你也會覺得委屈、孤單。



💌 最好的關係不是沒有誤會,而是願意在誤會裡重新理解彼此。

願你們的愛,不只是努力,更是被感受到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