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你知道嗎?
我們的消化道住著
數以兆計的細菌,
它們的數量跟我們身體細胞的數量差不多,
甚至還更多一點!所以要說
我們的身體一半是由細菌構成的也不為過!

看到這邊,大家會不會好奇:
這麼多細菌在我們的腸胃道裡,
難道不會造成我們壞肚子嗎?

其實我們的腸道細菌有分為
益生菌、中性菌以及有害菌
而這三種菌再我們的
腸道中會達成一種平衡來維持腸道健康
而不良的飲食習慣、睡眠不足、壓力等等都會破壞這個平衡,
讓有害菌變多,所以補充益生菌對現代人特別重要!


 益生菌的功效跟好處 
補充益生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改善腸胃機能
如上述所說,
由於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物棲息地
當腸道中的益生菌⬆️增多時,
就會抑制腸內有害菌⬇️的生長,

改變菌叢生態,達到增進消化、促進排便,
減少便祕、腹瀉、脹氣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而除了改善腸胃機能以外,也有研究表示,
腸道益生菌增加有助於提升抵抗力,
預防陰道、泌尿道感染、
或是長期服用抗生素所造成的腹瀉症狀。
腸道的不健康甚至可能會增加憂鬱症發生率。


 要如何挑選益生菌 
我們在挑選益生菌時,最重要的兩個重點:

✔️「活菌量是否足夠」
✔️「是否攝取有效的菌株」


1.活菌量是否足夠:
一定要吃到足夠量的益生菌!!
才能達到改善腸道健康的功效。
所以菌量是否足夠就會非常重要。

不同菌株之間,
需要的量也可能不盡相同,不見得愈多就愈好。

一般而言,
每次攝取益生菌的量至少要有
1億至100億CFU。
(CFU,Colony-Forming Unit,是我們在計算活菌數量的單位)
挑選的益生菌時,
我們應該注意在產品截止日之前,
每次服用會吃入多少的CFU.


2.是不是有效菌株:
除了活菌量要足夠,我們也要挑選對的菌株
選擇有經研究證實對健康有效益的菌株,

像是衛福部就有公布:
過去曾被歸類為益生菌:

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因為國際上皆未歸類為益生菌,故台灣現在也不能再使用

而益生菌產品應該要
清楚標示自己是使用哪一種菌株:
我們要怎麼看呢? 
以「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為例,
其中「Lactobacillus」是菌屬名,
「paracasei」是菌種名,
「33」是菌株名/代號,
能夠完整標示是哪一種益生菌的產品通常會比較可靠.

市面上常見的益生菌包括

Lactobacillus」(乳酸桿菌屬)
Bifidobacterium」(雙歧桿菌屬)
兩大類。

 要怎麼補充益生菌 

基本上,益生菌就是要長期、持續吃才會有效果
就像是在栽種植物一樣,它需要一點時間成長。
因此固定吃 3-4 個月以上,
才會讓益生菌有穩定生長的時間,
並發揮應有保護力。

補充益生菌和一般用藥一樣,它不耐高溫,
35℃以上的熱水或湯品容易將活菌殺死,
破壞益生菌原有功效,
因此食用益生菌搭配冷溫水為宜,
而小朋友也可加在牛奶中一併飲用,
但應將牛奶泡好後,放置溫涼後再加入,
避免高溫破壞益生菌的活性。


參考資料

1.    Ku S, Park MS, Ji GE, You HJ. Review on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GN4: Functionality and Nutraceutical Applications as a Probiotic Microorganism. Int J Mol Sci. 2016 Sep 14;17(9):1544. doi: 10.3390/ijms17091544. PMID: 27649150; PMCID: PMC5037818.
2.    Céline Pellaton, Sophie Nutten, Anne-Christine Thierry, Caroline Boudousquié, Nathalie Barbier, Carine Blanchard, Blaise Corthésy, Annick Mercenier, François Spertini, “Intragastric and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obacillus paracaseiNCC2461 Modulates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in M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vol. 2012, Article ID 686739, 8 pages, 2012.https://doi.org/10.1155/2012/686739
3.    Furrie E. Probiotics and allergy. Proc Nutr Soc. 2005 Nov;64(4):465-9. doi: 10.1079/pns2005466. PMID: 16313688.
4.    Gregor Reid, Duane Charbonneau, Julie Erb, Barbara Kochanowski, Dee Beuerman, Russ Poehner, Andrew W. Bruce, Oral use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 and L. fermentum RC-14 significantly alters vaginal flor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in 64 healthy women, FEMS Immunology & Medical Microbiology, Volume 35, Issue 2, March 2003, Pages 131–134
5.    Anjum N, Maqsood S, Masud T, Ahmad A, Sohail A, Momin A.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pecies and application in food production.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14;54(9):1241-51. doi: 10.1080/10408398.2011.621169. PMID: 24499153.


本站內任何健康知識僅做為參考,
食用成效因個人體質而異,
建議您食用前請與您的營養師或是醫師討論。